近日,一則消息在微博上瘋轉。大意是說泥轟拒映《十三釵》,5月12日《貞子3D》上映大家拒看吧!本來是則非常普通的憤憤消息,日本向來是我國憤憤的G點,只是聽見riben這個發音都能得到高潮,早已見怪不怪。
況且,消息中所謂的《貞子3D》根本就沒有上映計畫憤憤們愛傻噴就傻噴去吧——當然它上不上映其實和這個事件是沒有什麼關係的,它上也好不上也好,沒有任何理由和正義去拒絕觀影,因為貞子並不是一部宣揚軍國主義的電影。
可是傳播的人加了這麼一句:
“而5月12日又是國難日。不管怎樣,這一天都是悲傷的日子,作為中國人,怎能忘記日本曾經對我國的殘害! ”

這條微博到底傳播到多寬廣?首先發這條微博的人擁有1W+評論,10W+轉發。其餘發佈這條微博的比如經典爆笑大本營、糗事千百度這類無聊垃圾微博也得到了近千左右的轉發。其餘零零總總也有人義憤填膺地高喊勿忘國恥,傳到後面乾脆5月12日已經變成南京大屠殺紀念日了。
逆天改命的憤憤啊,明明發生在寒冷冬日的南京大屠殺,生生被改成了初夏的事情。得憤憤如此,天佑中華啊!
5月12日作為中國民眾熟知的國難日,是因為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。而南京大屠殺則發生在1937年12月13日——不然為啥老謀子的《十三釵》是去年12月上映的?
這個事情我覺得令我憤怒的點在於:不知道哪一天是南京大屠殺也就罷了、不清楚汶川地震是哪一天也就罷了、喜歡喊喊愛國口號也都罷了。當你需要為你的口號佐證的時候,能不能麻煩去百度一下,不要讓無辜者躺著中槍——何況他們都已是往生者!汶川地震近在眼前,天地變色仿佛昨天。區區4年前的傷痛都可以忘記的人,對著70多年前的事情,口口聲聲喊著不忘國恥,不忘傷害?可笑之極!